心意拳秘传·十形七拳练法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0:22    点击次数:90

图片

2025大吉

NEW YEAR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
图片

关注武宗

天下武功

图片

图片

形意拳 起落钻崩处·五行任纵横

图片

图片
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 

“十形七拳”是心意门的秘传套路,它模仿“十大真形”的神态,依照阴阳、刚柔的规律构成。其特点为内外兼修、攻防兼备、刚柔相济,拳势运动先慢后快,慢时如缓缓流水,快时如弓满断弦。由于心意门历代在盘拳练艺的功法上守口如瓶,所以该拳的盘练方法鲜为人知。

【动作图解】

1. 起势(拴马桩)

立正站立,两眼平视前方;接着右脚向后退半步,以“震脚”方式下落,身体尽力下蹲;左脚前掌抬起,双腿膝盖相套;同时左手摆至裆前,右手摆至右腿外侧,双手握拳(图1)。

图片

2. 鸡形

(1)左脚向前上一大步,左手提至胸前向外拦挡;同时迅速上右步,提起膝盖,脚尖上勾;右手握拳,拳心向内,由下向上打“冲天炮”至与鼻子同高;随后拉至右耳旁,拳心向外,上体向右拧转90度;右臂在右后方平悬,肘尖向外上方;左手拦挡后,随着右拳上冲而屈肘,握拳置于颈前平悬,拳心向下,肘尖向前(图2、3)。

图片

图片

(2)右腿下落成马步;同时右臂屈肘沉落至胸前,拳心向内,拳面与下颌同高;左拳收至左肋旁,拳心向上(图4)。

图片

(3)重心移至右腿,身体左转并下蹲,两脚前后相距半步,腿弯相套;双掌十指张开,掌心向前,右手护住左肘(图5)。

图片

用法:此鸡形名为“起势把”,取鸡有争斗的勇气、独立的能力。技艺上,起把时就有拳打、肘打、膝打、足打一式四招,一气呵成;落把时为肘打、手打。

3. 龙形

(1)左右掌收至腹前,上体向右拧转,而后迈进左步;左手向左前方平拔拦挡,掌心向外;接着迈进右脚,身体向左拧转90度,右掌随迈进右步下落至裆前;同时左掌上升至右腮旁,左腿向右腿后插步成剪步(图6)。

图片

(2)右拳和左掌相合,两臂肘部抬平,向左后方猛拧中节转体360度;双腿交叉下蹲,右肘尖在前(图7)。

图片

用法:此龙形名为“龙形滚横”,取龙有束身的方法、游身的能力、升降的巧劲。技艺在于肘打、手打、脚打。

4. 虎形

重心移至右腿,双掌下按至腹前;双肘夹紧肋骨,十指张开,两拇指紧紧相扣,迈进左步成左弓步;同时双掌从腹前提至胸前,再向前推出,手掌与胸部平齐(图8)。

图片

用法:此虎形名为“虎扑双把”,取虎有扑食的勇气。技艺在于手打。

5. 蛇形

(1)右腿蹬地,左脚进步;左手向左前下方沉劈,右脚跟至左脚后成弯套弯腿;同时右掌沉劈至左膝部外侧;右掌下劈时左掌上升至右腮旁,掌心向内(图9)。

图片

(2)迈进右步成右弓步;同时右臂向前上方横直挑起,与面部平齐;左掌随之下按至裆前(图10)。

图片

用法:此蛇形名为“迎面贴臂”,取蛇有拔草的能力。技艺在于肩打、肘打、手打、脚打。

6. 燕形

(1)迈进左腿至右脚前,重心移至右腿后尽力下蹲,左脚尖上翘,脚跟微触地;左掌随上步贴置左脚心内侧;右掌变拳置于右腿外侧(图11)。

图片

(2)上左步成左弓步;同时右拳由下向上撩至与鼻子平齐,左掌五指张开,与右拳相合(图12)。

图片

用法:此燕形名为“横拳”,取燕有取水的巧劲。技艺在于向上撩打。

7. 鹞形

(1)重心收至右腿,双掌护在胸前,迈进左步、伸出左掌、向左前方下按;随即上右步,身体向右拧转90度成右弓步;同时右手由上向左下斜落至左膝外侧,掌心向内;左掌上升至右腮旁(图13)。

图片

(2)左手下按至裆前。右臂尽力横向外展,掌心斜向前上方;同时也可变换技艺用右肘尖前顶(图14)。

图片

用法:此鹞形名为“鹞子栽膀”,取鹞有入林的巧劲。技艺在于肩打、头打、手打、肘打。

8. 马形

(1)重心移至右腿,身体向右转90度(变换方向朝起势方位运行);左腿在前、右腿在后,两腿膝盖相套。随转体双手下按至左腿两侧变拳,拳心向上(图15)。

图片

(2)重心移至右腿,右脚猛蹬地迈进左步,右脚紧跟半步至左脚后;同时双拳由下向上拧出,拳面向上,双肘夹紧肋骨,头略微向前点撞(图16)。

图片

用法:此马形名为“双抖把”,取马有奔腾的功力、过蹄的能力、踏撞的力量。技艺在于头打、手打、膝打。

9. 熊形

右脚向前上一大步;同时右掌五指张开(也可将掌变拳),从胸前发出;左掌贴在右掌腕背部加力。右脚、右掌在前,上体略微向左侧身,双腿弯曲(图17)。

图片

用法:此熊形名为“单把”,取熊有竖颈的力量、防守的能力。技艺在于手打、肘打。

10. 猴形

左脚向左前方上步,双掌十指张开,拇指相扣、向前推出;接着重心移至左腿,提起右膝;同时双掌拉回,右掌收至右肋侧,掌心朝上;左掌收至右腮旁,掌心向内;左臂屈肘,肘尖与右膝尖、脚尖成垂直一线(图18)。

图片

用法:此猴形名为“猴形扑怀”,取猴有攀登的巧劲。技艺在于肘打、膝打、足打、手打。

11. 鹰形

右腿向后横扫落地;同时双掌张开,右掌在前;双掌立起向前推出,成左弓步(图19)。

图片

用法:此鹰形与猴形合演,名为“上步倒打把”。取鹰有捉拿的精湛技艺。技艺在于手打、足打;并可变换技艺用右肘盘打。

12. 头打(一头碎碑)

(1)上右步屈右肘,向左后转体180度,右腿向后撩击后落地变换方向;重心移至右腿,两腿膝盖相套;双手置于胸前呈“熊出洞”式(图20)。

图片

注:此式也可连接为后撩右腿,转身变换方向,同时两手上起成“鹰捉”式。

(2)双手交叉上推至头上方,十指张开,左掌小指贴在右掌虎口处,掌心向外上方(同之前的“鹰捉”式);右腿一蹬迈进左步,双掌随上步由上撕拽而下置于裆前;头随手落向前冲点撞击,身体向下略微下蹲(图21)。

图片

13. 肩打(熊调膀)

右脚上步,右手置于右胯内侧,右臂垂直向外拧转;左手立掌置于右肩前,随右步落下,左脚紧跟半步至右脚后;同时拧中节发抖动肩膀的力量(图22)。

图片

14. 手打(背合掌)

左腿一蹬,迈进右脚成右弓步,随步落下双掌相合,向前击出;掌与胸部同高,右掌拇指朝上,四指朝左;左掌掌指朝上,左右掌心相合(图23)。

图片

15. 肘、胯、膝打(三度听嗡把)

(1)左腿一蹬,迈进右步,随步落下身体向左拧转90度;同时左手起至脸前,随向左拧体拉至左耳后;右手握拳,由下向上冲拳屈肘抬至右耳后;双手均十指张开,置于耳后方;左右肘抬平,两臂尽力向后展开(图24)。

图片

(2)重心移至左腿,身体猛向右拧转;同时提起右膝、勾脚尖;两手随之由上向下拉拽变拳落至右腿外侧(图25)。

图片

(3)右腿向前落地成右弓步;同时上冲右拳后屈肘上挑;左手收至右肋旁,右拳置于右腮边(图26)。

图片

16. 足打(鹞子入林)

(1)身体向左后转体180度,成“熊出洞”式;接着右腿勾脚尖向前蹬出;左、右手在胸前相合,左手在上(图27)。

图片

(2)右脚落地,同时右掌向前击出;左掌经脸前格挡后拉至左腮旁(图28)。

图片

(3)接着双臂圆展,左、右手向外撑,掌心向外,身体略微左转,整体下蹲似成马步(图29)。此为过渡动作。

图片

17. 地炮肘(拉锚断绳)

(1)双臂抬平后,身体继续左转90度,左腿向右腿后插步成剪步;同时右掌变拳,左掌握住右拳收至胸前(图30)。

图片

(2)重心移至左腿,身体下蹲;同时左手握右拳助力,使右肘尖由下向右后上方挑击(图31)。

图片

(3)两手握拳,脚步不移动位置,上体向左后转体180度,脚下拧出两个圆点(大拧中节式);转体的同时,两拳由上向下砸落至左腿外侧(图32)。

图片

18. 托阴掌

右腿上一大步,左脚随之跟进半步,身体尽力下蹲,两腿膝盖相套;同时双掌推出,右掌提至小腹前,四指朝左,拇指朝下;左掌由下向上托至对应敌方阴部位置,四指朝下,掌根朝上;两掌相距约一掌宽,掌心均向外(图33)。

图片

19. 收势(撩阴掌、穗子把)

左腿蹬地,右脚迅速进一步;同时身体左转;左手向左,右手向右撩击。接着双手随之上举至头上,再下按至腹前,左脚随手的下按向右脚并拢(图34)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